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嘉锡问答 > 切削油产品标贴(切削油产品标贴要求)
发布时间:2022-11-15 浏览量:35
切削油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有粘度、闪点、脂肪含量、硫含量、氯含量、铜片腐蚀、水分、机械杂质和四球试验等。
1、脂肪含量脂肪是切削油中的油性添加剂,是划分切削油类别的一个重要指标。脂肪在切削油中可起到降低摩擦系数、减少刀具磨损的作用(对防止后刀面的磨损尤为有效)。加有较多脂肪的切削油特别适合于有色金属加工以及切削量不大但产品精度及光洁度要求高的场合(如精车丝杠)。一般可能皂化值来大致判定其脂肪含量。切削油中脂肪含量过高要求或其他质量控制不当,容易在机器上形成粘性物质造成机件运动不灵活,严重时会变成漆膜即所谓“穿黄袍”。
2、氯含量切削油中氯主要来自含氯的极压剂。氢氯需要地较高含量(大于1%)时,方可显现出有效的极压作用。如果氯含量不足1%可以认为它不是为了提高润滑性。一般含氯极压切削油其氯含量都在4%以上,最高时可达30%~40%。但出于职业卫生及环保方面的考虑,有些国家已对切削油中氯的最高含量做了规定,如日本的JIS规定氯含量不得超过15%,氯对不锈钢的加工以及在拉拨成型加工中都非常有效。其缺点是不够稳定,遇水或温度过高时会分解产生HCI引起腐蚀、生锈。
3、硫含量切削油中硫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加入的含硫极压剂,另一个是来自其他没有极压作用的含硫化合物,如基础油中原有的天然硫化物以及防锈锈剂、抗氧剂等。有效的硫只需很低含量(0.1%)即可产生明显的极压效果。含硫极压剂对抑制屑瘤特别有效,但可惜现在还没有简单的方法分别测出有极压性的硫和没有极压性的硫。所以很难仅仅依据其硫含量(特别是硫含量不高时)判断其极压性如何。不过现在多数切削液制造厂家在其产品说明书中都标明加入了极压剂硫含量。
4、铜片腐蚀测定方法是铜片法。腐蚀活性的大小用级数表示,1~2级为低活性或非活性,3~4级为高活性。级数越大,腐蚀活性越强。铜对硫很敏感,用此法可以判断切削油中有没有含硫极压剂和极压剂的活性大小(注意:此法不能判断硫含剂的多少)。此项目也是划分切削油类别的一个重要指标。
5、四球试验可测定最大无卡咬负荷。用此法可大致判断切削油的极压性,特别是用结合硫、氯含量及铜片腐蚀进行综合分析时,可以对其润滑性有更全面的的了解。但应强调说明,四球试验所给出的析压性只是在标准条件下的评定结果,此结果与切削性能优劣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如果是切削液的话应该是属于HW09,如果是润滑油等废油应该属于HW08
1、大罐包装,1000升容量塑料大桶(较少厂家提供此规格的包装);
2、大桶包装,最常见为200升规格的铁桶;部分厂家提供208升或209升规格;
3、小桶包装,最常见为18升或20升规格的塑料桶;部分厂家提供25升规格。 应避光、避热、避潮室内存放;理想存放温度为4-30摄氏度;其具体上限和下限需参照每家公司自己的产品存放说明。
最好的放置方式是如右图所示的侧放:
如果不得以必须室外临时放置,务必在桶上遮盖防雨布。
切削液均有存放期限的限制:一般而言水溶性产品从生产日起的有效存放期为1-3年(视品种和厂家而不同),纯油性产品从生产日起的有效存放期为2-5年(视品种和厂家而不同)。超过存放期的产品需进行质量检测确认状态正常后才能使用。
因此存放和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桶装切削液应存放于仓库内,若需要放置在室外,必须用隔水帆布铺盖油桶,防止雨水进入油桶内,如果雨水进入桶内,使切削油乳化变质,切削油就容易报废了。
已打开封盖的油桶必须存放在仓库内,仓库应该注意通风和保持干燥,温度会影响切削液性能,不宜长久存放在过热的地方。
切削液的桶口较大,封盖打开用完立即将油桶盖盖紧,防止污物及水渗入。
油桶卧放最好,桶的两端用木楔楔紧,防止滚动。如必须将桶直放时,将油桶倒置,使桶盖向下。或将油桶略微倾斜,以免雨水漫过桶面而进油桶内。
水对任何润滑油都有不良影响,无论桶盖有多好的密封,由于日夜气温的变化,会引发桶内空气的热胀冷缩,膨胀和收缩引起桶内与桶外的压力不平衡,如桶盖上有水分,水分会被吸收至桶内,污染切削液。
温度对切削液有较大的影响,长期在室外曝晒,可使切削液中的油成分分离,因此存放在室内比较好,桶盖端向上竖起。 存放的油品需保持桶身清洁,标识清晰;
保持仓库地面清洁,方便及时发现油品泄漏;
油品出库时,应遵循先入先出;
切削液不易与其他油品混用;
切削液换新液时,应将原来的液体清理干净再换新液。
推荐阅读:
上一篇:阳江油性切削油有没有毒(阳江食用油)
下一篇:海林cnc切削液(CNC切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