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发布时间:2022-12-06 浏览量:24
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油品蒸发性越大,其闪点越低。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在选用切削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切削油的工作条件进行确定。闪点低的油品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冒烟等情况损坏车床,严重的会发生火灾。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你所提到的切削液,应该是:
型号 UNICUT TERAMI 友尼卡泰尼米
品牌 ENEOS,新日石,新日本石油
闪点 192~214(℃)
40℃运动粘度 15.90~30.20(cSt)
倾点 -15.0~-35.0(℃)
该产品的价格较高,我可以推荐武汉富力克特种润滑材料厂的富力克Pcut HSG-159切削油,性能完全可以和 UNICUT 媲美,价格要优惠的多,以下是具体介绍:
富力克Pcut HSG-159切削油 是由特殊精制的矿物基础油组分,添加极压添加剂和多种润滑组分而得的高性能金属加工油。具有优良的润滑性、冷却性、渗透性和清洗性,可明显延长刀具使用寿命,提高工件表面加工精度。
产品应用
富力克Pcut HSG-159 切削油 适用于重负荷切削加工,也用于螺旋伞齿轮齿面和各种钢材及有色金属的平面和柱面磨削。
性能特征
不含氯和活性硫,对环境友善,不会使铜金属变色。
低油雾、低泡沫、低气味、低带走量。
良好的沉屑及承载能力,即使重负荷切削,也能保持良好的表面光洁度。
持久保持刀具、砂轮精度,刀具、砂轮修磨次数少,磨损率低。
典型数据
外观 淡黄色透明油状体
运动粘度(40 ℃) mm2 /s 15-25
密度(20℃) kg/m3 855
闪点 ℃ 190-210
倾点 ℃ -12-26
包装规格 200L铁桶
如果有兴趣,可以电话联系。我的资料中有联系方式。
切削油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有粘度、闪点、脂肪含量、硫含量、氯含量、铜片腐蚀、水分、机械杂质和四球试验等。
1、脂肪含量脂肪是切削油中的油性添加剂,是划分切削油类别的一个重要指标。脂肪在切削油中可起到降低摩擦系数、减少刀具磨损的作用(对防止后刀面的磨损尤为有效)。加有较多脂肪的切削油特别适合于有色金属加工以及切削量不大但产品精度及光洁度要求高的场合(如精车丝杠)。一般可能皂化值来大致判定其脂肪含量。切削油中脂肪含量过高要求或其他质量控制不当,容易在机器上形成粘性物质造成机件运动不灵活,严重时会变成漆膜即所谓“穿黄袍”。
2、氯含量切削油中氯主要来自含氯的极压剂。氢氯需要地较高含量(大于1%)时,方可显现出有效的极压作用。如果氯含量不足1%可以认为它不是为了提高润滑性。一般含氯极压切削油其氯含量都在4%以上,最高时可达30%~40%。但出于职业卫生及环保方面的考虑,有些国家已对切削油中氯的最高含量做了规定,如日本的JIS规定氯含量不得超过15%,氯对不锈钢的加工以及在拉拨成型加工中都非常有效。其缺点是不够稳定,遇水或温度过高时会分解产生HCI引起腐蚀、生锈。
3、硫含量切削油中硫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加入的含硫极压剂,另一个是来自其他没有极压作用的含硫化合物,如基础油中原有的天然硫化物以及防锈锈剂、抗氧剂等。有效的硫只需很低含量(0.1%)即可产生明显的极压效果。含硫极压剂对抑制屑瘤特别有效,但可惜现在还没有简单的方法分别测出有极压性的硫和没有极压性的硫。所以很难仅仅依据其硫含量(特别是硫含量不高时)判断其极压性如何。不过现在多数切削液制造厂家在其产品说明书中都标明加入了极压剂硫含量。
4、铜片腐蚀测定方法是铜片法。腐蚀活性的大小用级数表示,1~2级为低活性或非活性,3~4级为高活性。级数越大,腐蚀活性越强。铜对硫很敏感,用此法可以判断切削油中有没有含硫极压剂和极压剂的活性大小(注意:此法不能判断硫含剂的多少)。此项目也是划分切削油类别的一个重要指标。
5、四球试验可测定最大无卡咬负荷。用此法可大致判断切削油的极压性,特别是用结合硫、氯含量及铜片腐蚀进行综合分析时,可以对其润滑性有更全面的的了解。但应强调说明,四球试验所给出的析压性只是在标准条件下的评定结果,此结果与切削性能优劣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通常而言,切削油闪点越高,烟雾越少。
普通的矿物油基切削油,闪点也就150摄氏度左右,好的产品可以达到170-180摄氏度。
如果选用植物油基的切削油,你会发现几乎没有油烟产生。植物油基的切削油闪点可达到200摄氏度以上。
1、颜色
切削加工油的颜色与基础油的精制深度及所加的硫化添加剂有关。不同种类品牌的切削油颜色也存大较大差异,如深孔钻切削油和齿轮切削油的颜色就不一样。在使用或贮存过程则与油品的氧化、变质程度有关。如呈乳白色,则有水或气泡存在;颜色变深,则氧化变质或污染。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硫化切削油的颜色,防止买到变质的产品。
2、粘度
粘度是金属切削油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性能指标。大多数切削油都按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切削油的粘度越大,所形成的油膜越厚,有利于承受高负荷,但其流动性差,这也增加了机械运动的阻力,或者不能及时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以致失去润滑作用。
3、粘温特性
温度变化时,切削油的粘度也随之变化。温度升高则粘度降低,反之亦然。切削油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称为切削油的粘温特性,它是切削油的重要指标之一。表示切削油粘温特性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粘度比,另一种是粘度指数VI。粘度指数是由两种标准油的假定粘度指数演算而得的。一种油的VI值越大,表示它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越小,通常认为该油品的粘温特性越好。
4、凝点和倾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一般切削油的使用温度应比凝点高5~7℃。凝点可按GB/T510-8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倾点是油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能继续流动的最低温度,也是油品流动的极限温度,故能更好地反映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实际使用性比凝点好。切削油的最低使用温度应高于油品倾点30℃以上。
5、闪点
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油品蒸发性越大,其闪点越低。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在选用切削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切削油的工作条件进行确定。闪点低的油品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冒烟等情况损坏车床,严重的会发生火灾。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6、酸值
酸值指中和1克油样中全部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单位是mgKOH/g。对于新油,酸值表示油品精制的深度或添加剂的加入量(当加有酸性添加剂时);对于旧油,酸值表示氧化变质的程度。一般切削油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在一定的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一定的有机酸,或由于碱性添加剂的消耗,油品的酸值会发生变化。因此,酸值过大说明氧化变质严重,应考虑换油。
7、水溶性酸碱
这主要用于鉴别油号在精制过程中是否将无机酸碱水洗干净;在贮存、使用过程中,有无受无机酸碱的污染或因包装、保管不当而使油品氧化分解,产生有机酸类,致使油品产生水溶性酸碱。一般地讲,油品中不允许有水溶性酸碱,否则,与水、汽接触的油品容易腐蚀机械设备。
推荐阅读:
上一篇:焦作铸铁切削液(焦作铸造铸件厂家)
下一篇:成都磨床切削油报价(磨刀油石价格)